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3/3)页
马睿与司马毗是族兄弟,司马冲是司马毗族子)后,称东海世子,以毗陵郡增本封邑万户,又改食下邳郡、兰陵郡,以司马越妃裴氏为太妃,拜长水校尉。高选僚佐,以沛国刘耽为司马,颍川庾怿为功曹,吴郡顾和为主簿。永昌初,迁中军将军,加散骑常侍。及东海太妃薨,同时为司马毗发丧。司马冲即王位,以荥阳益东海国,转车骑将军,徙骠骑将军。咸康七年去世,年三十一,赠侍中、骠骑大将军、仪同三司,无子。谥为哀。

晋成帝后以己子司马奕出继司马冲为后。司马奕后为琅邪王,之后即位为帝。隆安三年,晋安帝以会稽忠世子(司马元显)次子司马彦璋为东海王,继哀王为曾孙,改食吴兴郡。为桓玄所害,国除。

司马晞(316年~381年),字道叔,河内温县(今河南省温县)人。东晋宗室大臣,晋元帝司马睿第四子,晋明帝司马绍、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弟,母为王才人。

起初,过继给堂叔武陵哀王司马喆为嗣子。太兴元年(318年),袭爵武陵郡王。咸和初年(326年),拜散骑常侍。咸康八年(342年),晋成帝司马衍病危,司马晞与会稽王司马昱、中书监庾冰等人担任顾命大臣,辅佐朝政,历任镇军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秘书监等要职。永和八年(352年),进拜太宰。太和初年(366年),受到入朝不趋、赞拜不名、剑履上殿的特殊荣誉,司马晞拒绝接受。司马晞本无文才,喜好练兵,大司马桓温十分忌惮。太和六年(371年),其弟会稽王司马昱即位为帝,是为简文帝。桓温上表诬告司马晞谋反,请求简文帝将其赐死。简文帝一再坚持,司马晞逃过一死,流放新安郡。

太元六年(381年)十月,司马晞在新安郡逝世,享年六十六岁,追封为新宁郡王,谥号为威。太元十二年(387年),孝武帝司马曜下诏恢复司马晞武陵王爵位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