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00万两。

户部尚书陈演的额头已经渗出细汗了。

首辅周沿途也是脸色铁青。

照朱慈烺所说,200万两都是少收了,何况100万两?

盐稅的弊端陈演不是不知道,盐商和各地官员相互勾结,加上富商巨贾还有各地的文武勋贵,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群体,将每年的盐稅悄无声息的分掉了大半,因为这个团体太庞大了,真要清查下来,非动摇国本不可,因此,历任的首辅都是睁只眼闭只眼,只要每年的盐稅不是少的太离谱,都不会过于追究,或者也追究不起。

这一届的内阁当然也是如此。

而陈演也的确没有细想过,每年的盐稅竟然应该有780万两之巨!

这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字。

如果有780万两,不要说辽饷,就是厘金税也不必征了,只靠盐稅加上田亩赋,大明朝就能运转起来。

朱慈烺说,盐稅一度曾经占到朝廷收入的六成,一点都不夸张,宋朝时,盐稅收入最高曾经占到朝廷收入的八成。

《两淮盐法志》记载,清代乾隆时期,两淮盐商每年上缴盐税达600万两,占全国盐税的一半以上,也就是说,乾隆时期,每年盐稅有1200万两,相比大明的100万两,这是多么恐怖的差距。

龙座上的崇祯已经满脸怒气。

他从来都不知道,每年的盐稅竟然差了这么多。

“但朝廷却没有收到这么多的盐稅,那么,消失的盐稅哪里去了呢?”

朱慈烺问。

答案很明显,被偷税漏税了,有些商人没有纳银就拿到了盐,然后在市场上大肆贩卖。

这也就是所谓的私盐。

当然了,780万是一个理想数字,永远都不可能收到,但一年两三百万的盐稅,总该是有的。

“臣弹劾两淮盐道使!”

“臣附议!”

“两淮盐道使贪污舞弊,应交由刑部彻查!”

那一群的言官又激动的跳了出来,或许是780万两的数字给他们刺激太大,他们一个个咬牙切齿,面红耳赤,如果两淮盐道使就在面前,他们估计能生吞了他。

“传旨,杨显名还有两淮盐道使冯导延即刻进京!”

崇祯早已经是怒不可遏。

杨显名是崇祯派往两淮的总理太监,盐稅出了问题,杨显名当然要负责。

历史上,这个叫杨显名的太监,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弹劾袁继咸,使袁继咸官降两级,原因只是因为袁继咸在淮阳任上时,没有像过去的官员一样,对杨显明表示顺从,并奉送见面礼。

袁继咸是明末名臣,在明末乱局中,其英勇不屈,慷慨赴死的气节,与史可法、左懋第齐名。

朱慈烺今天也算是为袁继咸出了一口气。

“臣等有罪!”

内阁四臣跪了下去。

他们是内阁,两淮盐道使出了问题,不管有没有他们的责任,他们都得自请有罪。

内阁一跪,其他的文官还有勋贵也跟着跪了下去。

朝堂上黑压压跪了一片。

朱慈烺依然站立,继续说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